**编 《南国早报》案例
开场白 几年前,《南国早报》官司不断。2007年,广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启瑞曾建议我们做一个统计,分门别类,看看引起官司的原因是哪些,如何避免。当时我们就有意识地做了搜集、整理,但没有成册。2009年,李启瑞社长重提此事,明确要求找出近年来《南国早报》失实的新闻事例,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找出了近十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十个实例,集中起来,自曝“家丑”,以利将来少犯以至不犯错误。
这样的自我总结,自我提高,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办报纸,每天出报,难免有错。但是,我们要把错降到*低程度,尤其是人为的错,诸如责任心问题、技术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舆论导向问题。
只有实践才会具体地教会我?如何少犯错误。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犯同样的错误,或者是张三昨天犯了,李四今天又犯,王五明天再犯。大的错引起官司,小的错引起纠纷,其后果大的赔钱,小的更正,再小的赔礼道歉。总之,浪费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早报形象。
办报纸不应该回避自己的过错,错了改过来就好;办报纸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做人、作文的要求。报社这些年来十分重视差错问题,一是制定了相关条例,对记者原稿差错、见报差错等都有处罚;二是在“市民之声”版面上开设“早报纠错台”栏目,将读者纠错的内容刊登出来,还给纠错?读者付稿酬;三是每天编前会评报时,把纠差错作为一个内容,算得上是天天纠差错,天天讲防止差错。
我们把自己的错误、失误总结出来,就是为了把报纸办得更好,这是我们的目的。
一次与早报社会新闻**主任蒙曦谈起这个想法,他很是支持。谈到要取一个书名,他说就叫《我们错了》,实实在在向各位读者及同行认错。我甚表赞同,故书名为《我们错了》。
*近,广西日报社为新来的大学毕业生搞培训,我���来准备跟大家讲讲社会与学校的区别、新闻学与新闻实践的区别,后来想想,还不如把我们走过的弯路告诉大家,哪里有急弯,哪里有陡坡,哪里有个坑,哪里有个石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样可能收获会好一些。于是,我就讲“我们错了”。
如果看了这些新闻实例,我们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哪怕是少犯一次这样的错误,那么,我们收集、整理新闻差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