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简介
第2章 CDMA概述
21 概念
22 特点
221 容量
222 功率控制
223 软切换
224 话音激活
第3章 频谱指配
31 频谱指配与信道编号
32 信道可用性
33 优选信道
34 系统内频率规划
35 系统间频率规划
第4章 导频分配
41 导频信道模型
42 移动台呼叫处理
43 PILOTINC与相位偏置的重用
431 导频分割及PILOTINC的下界
432 导频复用
433 PILOTINC的上界
44 相位分配过程
第5章 移动台接入和寻呼
51 移动台接入协议
52 接入请求尝试的平均持续时延(average persistence delay)
53 接入信道容量
531 接入信道仿真模型
532 接入信道仿真结果
533 接入信道容量分析
54 寻呼信道容量
541 寻呼信道特性
542 假设
543 寻呼信道容量
541 综述
第6章 切换
61 硬切换
62 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621 定义
622 过程
623 比较
624 性能
625 参数
63 载波间的切换
631 孤立小块区域系统(pocketed system)
632 非连贯���区域的系统(disjoint system)
第7章 链路预算
71 反向链路预算的推导
711 基站天线输入端所需的功率
712 衰落余量(fading margin)
713 软切换增益(handoff gain)
714 容许的*大空中路径损耗
72 前向链路
第8章 容量
81 反向链路容量
82 前向链路容量
第9章 覆盖
91 反向链路覆盖区域
92 前向链路覆盖区域
93 导频信道覆盖概率的推导
第10章 业务分析
101 分析
1011 两扇区情况
1012 三扇区情况
1013 K扇区情况
102 数值结果
第11章 天线
111 天线参数
112 天线系统和干扰、小区覆盖
1121 方向天线和扇化增益
1122 天线高度、增益和覆盖区
1123 天线下倾以减少干扰
113 分集天线系统
1131 空间分集天线
1132 极化分集天线
1133 极化分集和空间分集的比较
114 多个射频站点同置时的天线隔离原则
1141 介绍
1142 互干扰计算的数学模型
1143 天线隔离标准和**的天线隔离
1144 两个同置射频站的天线间隔
1145 多个同置射频站间的互干扰
1146 站测量
附录A RF设计流程
A1 目的
A2 流程概述
A3 预设计(preliminary design)阶段
A31 步骤1:项目计划和需求评估
A32 步骤2:数据准备
A33 步骤3:区域勘察
A34 步骤4:地理形态定义,移动测试和修正
A35 步骤5:验证覆盖范围预测所用输入参数
A36 步骤6:容量规划
A37 步骤7:(循环)工程设计
A38 步骤8:确定搜索圈(search rings)
A39 步骤9:预设计(preliminary design)验证
A4 *终设计(Final Design)阶段
A41 步骤1:选择候选基站
A42 步骤2:候选基站覆盖范围的初步评估
A43 步骤3:候选站址的移动测试
A44 步骤4:移动测试数据分析
A45 步骤5:更新覆盖范围预测所需参数
A46 步骤6:容量规划和业务量分析
A47 步骤7:RF候选站址选择以及草案准备
A48 步骤8:创建小区设备列表数据
A49 步骤9:PN规划
A410 步骤10:生成覆盖范围预测曲线
附录B 射频优化过程概述
B1 小区分组测试
B11 频谱监测
B12 基本的呼叫处理测试
B13 空载导频测量
B14 加载覆盖范围测试
B2 系统范围的优化
附录C 使用CE4进行RF覆盖预测
C1 蜂窝工程软件工具CE4概述
C11 工具输入参数和脚本配置
C12 基站放置和参数设定
C2 CE4演示版本的功能特点
C21 信号强度分析
C22 CDMA分析
C3 系统要求及安装
C4 CE4演示版的局限性
C5 使用CE4软件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