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按每年30%的增速扩大,至今大多数学校学生的数量增加了1倍甚至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上大学已不是少数。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时代转入大众时代。然而,扩招并没有降低高考的竞争,为了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进入**大学,高考的竞争更加激烈。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的是能踏入大学校门,而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的是能挤进**大学。
高考指挥棒高悬,“考试”成了中国孩子逃不掉的劫数。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和家长就习惯于用“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成绩。“考,考,考,中国老师的法宝”。在**的大考中,“考试”更是意味着人生的成败,“分数”就是有学子人家的命运之神。多一分,升入天堂;少一分,就可能跌落地狱!
“**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在中国,这几乎成了一条人人都认同的社会定律:这是新时代的“门当户对”,也被称之为“起点决定论”。某个学生考上了某所**大学,大家就认为他(她)“成功”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获得这所学校的文凭,也就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这张文凭将与工资待遇、嘉奖晋升等广泛而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