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战蚩尤
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在我国境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和争斗,有些逐渐融合了,有些发展起来。
以炎帝为首领的部落,*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姜水附近,因而姓姜。他们是西戎羌族的一支,*早从西方游牧迁入中部,据说与随后迁入中部的黄帝部落有近亲关系。
以黄帝��首领的部落,*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姬水附近,因而姓姬。黄帝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后来率部迁徙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并在那里放牧牲畜和种植庄稼,繁衍生息,逐渐强盛起来。
与此同时,在我国南部地区,有一个九黎族也强盛起来。九黎是9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各包含9个兄弟氏族,共81个氏族,他们的首领是蚩尤。在神话传说里,蚩尤虎背熊腰,氏族成员也全都长着猛兽的身体,平时以沙石为餐,铜头铁额,耳上生毛如剑戟。九黎族勇悍善斗,经常侵掠其他氏族部落,而被压迫者却无力抵抗,苦不堪言。
蚩尤率领九黎族侵掠炎帝族,炎帝族被驱逐到涿鹿,只好向黄帝族求援。黄帝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于是联合炎帝族等许多部落与九黎族在涿鹿的田野上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关于这场决战,有许多的神话传说。黄帝族不但联合炎帝族等部落参加战斗,还放出了他们平时驯养的熊、罴、貔、貅、虎等6种猛兽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为图腾的6个氏族部落)。蚩尤士兵虽然勇猛,但遇上黄、炎二帝等部落联军的同仇敌忾、协同作战,再加上一群猛兽助战,再也抵挡不住了,纷纷败逃。
在败逃中,蚩尤被迫请来“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间天昏地暗,浓雾茫茫,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黄帝也不甘示弱,他一方面利用本部落发明的指南车在雨雾中指引士兵,追杀残敌,另一方面请天女“魃”下凡帮助驱散了风雨,顷刻间风停雨止,晴空万里。九黎族被打败,蚩尤也捉住后杀掉了。神话传说虽然有些荒诞,但它也反映出这是一场多么残酷激烈的鏖战啊!
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被彻底打败了,他们一部分败回南方,一部分被俘虏,留在北方,成为“黎民”。而黄帝则受到中部地域许多部落的拥戴,威信日增。不久炎帝族与黄帝族又发生了冲突,经过在阪泉发生的3次战斗,炎帝族被打败,黄帝成了统治中原的首领。
传说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嫘祖(黄帝的正妻)养蚕、缫丝、织帛,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以及群众用玉制作兵器、造宫室、造舟、车、染五色衣裳等。这些传说说明黄帝时代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后世的《山海经》、《大戴礼记》等记载古帝王世系的书籍都溯源到黄帝,即古代学者都承认黄帝为华夏族始祖。因为黄帝族与炎帝族原本是近亲,后又融合在一起,因而海内外华人都尊崇炎、黄二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自称“炎黄子孙”。
《历史百科》 祖先传说
神话是上古人民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然事物,包括人类自身的起源的虚构,而祖先传说则是他们对自己历史的改造。与创世神话的几乎纯粹的创造性不同,祖先传说有相当的依据,不管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是真实的,因为祖先传说产生于历史,又往往以人民中流传的东西为依据,所以往往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反映了远古历史的某一方面。
来源烈山氏部落的神农被传说为中国农业的***,他发明了农业工具和水利措施,遍尝百草,认识了植物特性。
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大的还是黄帝,他是少典氏之子,在神农氏的末世出现,统一华夏各部落,在统一过程中与他的同母异父兄弟炎帝进行了长期战争,尤以对炎帝后裔蚩尤的战争为剧,蚩尤制作兵器攻打黄帝,黄帝派应龙到原野抵御,双方招来各路神怪,调动了风雨雷电,蚩尤作成大雾,黄帝命风后作指南车冲出大雾,*后俘虏蚩尤。
黄帝一族当生活在姬水一带,与姜水一带的炎帝族世代通婚(传说炎帝是黄帝的同母异父兄弟),夏人、周人都是其后代。黄帝曾与炎帝长期争夺统治权,*后黄帝得胜。统一华夏部落后的黄帝成为华夏民族的宗祖,“炎黄子孙”成为后代华夏人民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