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

  • 作者:曾宪义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8292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307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法制史》一书是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之一。我们在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新颁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编写完成了此书。
    全书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与特点突出。全书约38万字,分总论及15章,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
    该书可供法律专业本科、专科学生和爱好中国法律史的读者选用与参考。
    文章节选
    **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
    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展到了高峰。商代统治者以迷信鬼神而著称。《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随着商王权力的加强,在当时的宗教中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或“上帝”,举凡**大事,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帝请示。发展到后来,为了假托神意,商王几乎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甚至定罪量刑也要诉诸鬼神。正如《礼记·曲礼》所说:“敬鬼神,畏法令也。”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意志,是秉承神的旨意,代天行罚。“敬鬼神”的目的是为了使民“畏法令”。
    二、《汤刑》及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
    目前所见商代甲骨刻辞中没有关于商代立法活动的记载。但是,从文献记载来看,商代统治者已经进行了��法活动,并且制定了刑事法律。
    (一)商代的立法概况
    1.《汤刑》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这是晋国叔向在反对郑国子产“铸刑书”时提到的。《汤刑》很可能就是商代初期所制定的刑事法律。
    又,《孟子·万章上》记载:“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毫。”
    《史记·殷本纪》也说:“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从这些记载可知,商汤曾制定了刑事法律。但汤之孙太甲即位后却不遵行,因此被相伊尹软禁于桐宫。所谓“汤法”、“汤之典刑”就是《汤刑》。
    ……
    目录
    总论
    **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节 中国法的起源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节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节 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
    第二节 春秋末斯的“铸刑鼎”事件
    第三节 战国时期封建法制制度的发展及《法经》
    第四节 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的发展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
    **节 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
    第二节 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
    第三节 秦代的刑事法律
    第四节 秦代的民事、经济法律规范
    第五节 秦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
    **节 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两汉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
    第三节 汉代的刑法制度及刑罚改革
    第四节 汉代的行政、发事、经济制度
    第五节 汉代的司法制度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概况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三国两制南北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节 隋代法制概况
    第二节 唐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
    第三节 《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第五节 唐律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第六节 唐代的主要司法制度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节 宋代法律制度
    第二节 辽金两代立法概况及法律特点
    第三节 元代法律制度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
    **节 明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 明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
    **节 清代立法概况
    第二节 清律的主要发展变化
    第三节 清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节 清末法制变革概况
    第二节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四节 变法修律的特点及影响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思想与主要立法活动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节 社会背景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概况与“六法全书”体系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法律内容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