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化史(专升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化史(专升本)

  • 作者:李清凌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06183
  •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01日
  • 页数:458
  • 定价:¥20.3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高原、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以及层出不穷的峻岭山梁、瀚海戈壁、丘陵、河谷、草地、绿洲等,地形极其复杂。东部地区是中国台地的第三台阶,它除台湾岛以外,地势均在海拔200米以内,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的丘陵、盆地等。总的来看,崇山、高原、大型内陆盆地多在西部,而丘陵、平原、山地多在东部,东南沿海则有宽阔的大陆架,像一只巨型的手臂,缓缓地伸人海下。
    文章节选
    **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
    绵延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化诞生在东亚大陆上。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于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从数百万年以前,祖国大地上就已经留下了远古先民的足迹。继此之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东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几乎无处不有原始人类的分布。他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绵延的历史年代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风俗习惯等,为中华文化的起源铺垫了丰厚的基础。
    **节 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
    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文���赖以产生的东亚大陆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规定了原始先民生活和创造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势,西部高而东部低。按落差可分为3个台阶:青藏高原为**台阶,有“世界屋脊”的称号。这里一般高度在4 000~5 000米,有的山峰超过7 000米,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高度在8 800米以上。青藏高原巨大山脉之间的湖泊、沼泽与万古不化的积雪,涵育了祖国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她们和澜沧江等都是亚洲的大河流。高原东侧的横断山,由无数的高山峡谷组成。再往东、往北,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带为第二台阶。**二台阶区既有神奇宏阔的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等,又有雄姿勃勃的西北和西南高原,如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以及层出不穷的峻岭山梁、瀚海戈壁、丘陵、河谷、草地、绿洲等,地形极其复杂。东部地区是中国台地的第三台阶,它除台湾岛以外,地势均在海拔200米以内,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的丘陵、盆地等。总的来看,崇山、高原、大型内陆盆地多在西部,而丘陵、平原、山地多在东部,东南沿海则有宽阔的大陆架,像一只巨型的手臂,缓缓地伸人海下。
    ……
    目录
    绪论
    一、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二、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
    三、中国文化史的主要线索和发展阶段
    四、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方法
    **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
    **节 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
    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
    第二节 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
    第三节 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
    一、天文历法
    二、八卦文字
    三、艺术
    四、信仰崇拜
    第四节 原始先民的婚姻和社会结构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节 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和交通
    第二节 传统哲学思想的奠基
    一、《周易》和《洪范》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三、孔子和《论语》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雏形
    一、文字的成熟
    二、科学技术
    三、文艺和史学
    第四节 传统制度的建立
    一、宗法制
    二、官制和教育制
    三、兵制和法律制
    四、田制和赋役制
    第五节 以礼为导向的社会风俗
    一、冠、婚礼
    二、丧葬
    三、节 庆和娱乐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
    **节 社会物质文化的提高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
    第二节 学术思想的拓展
    一、“学在私门”和±的崛起
    二、百家争鸣
    三、从焚书坑儒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四、桓谭、王充的朴素自然观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发展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内部冲突与融摄——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
    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宋、辽、夏、金、元时期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继续延伸和转机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
    参考书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