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微观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工具——博弈论
现实生活中的博弈案例:性别之战
话说一对处于热恋中的男女朋友,男方的业余爱好是看足球,女方的业余爱好是看电影。在两人没有认识之前,男女各方都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了各自的爱好上,也从而分别达到了各自的效用*大化(在此即为幸福程度*高);但我们知道,热恋中的男女特别是刚相处不久的男女朋友,一方无论参加什么业余活动,只有在对方陪着的时候才感觉*为幸福,或者说,两人共同参加某项业余活动时各自的效用(虽然一方对这项活动原本没有太多兴趣),要比两者分别参加原先自己的业余爱好活动时的效用高。这正是爱情的魔力之所在。
为了更简明地阐述以上事例,我们以直观的表格形式来对此进行表述。
假设看足球给男方带来的快乐为2个单位,看电影给女方带来的快乐也是2个单位。在他们没有成为恋人之前,各自从事自己喜欢的业余活动,从而达到各自的快乐程度*大化。在二者成为情侣以后情况就改变了:由于热恋中的男女,他们*大的“业余爱好”此时就是希望时刻相守在一起;如果二者分开参加业余活动,如上表所示,无论是男方看电影女方看足球,还是男方看足球女方看电影,二人都会觉得索然无味,从而各自的快乐都为0个单位。如果女方陪男方看足球,男方此时的快乐还是2个单位,女方虽然以前不喜欢足球,但此时由于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快乐程度可达到工个单位;反过来,如果男方陪女方看电影,女方的快乐可达2个单位,同样的道理,男方也可获得1个单位的快乐。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热恋的情侣如果还各自从事单身时不同的业余爱好活动,两者都不会获得快乐;而如果一方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陪同另一方,虽然不能获得单身时从事自己业余爱好可获的2个单位快乐,但仍可获得由甜蜜的爱情所“赠送”的1个单位快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也正是这种情况:这周男方陪女方看电影,下周女方陪男方看足球,循环进行下去,男女双方各自的兴趣爱好没有放弃,感情又随之逐渐加深。这就是经济博弈论中**的“性别协调”案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总和,那从经济学的角度又应该如何对此加以解释呢?
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我们一般都是作如下假定:1、市场参与人的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竞争性的;2、参与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在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各市场主体都从自身利益*大化的角度来进行决策,不用考虑其他市场主体的选择。用在“性别之战”案例中,就是男女各方都不顾对方的感受自私地选择各自的业余爱好,这一点从全部男性和女性的角度来看是成立的,但如果用到情侣身上就会出现偏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不能被满足。也因为如此,在我们的“性别之战”案例中才不会出现男女双方都自私选择的局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共赢”的结果,两人本周一起去看足球,下周一道去看电影,体现了一种合作的关系。这也就是经济博弈论中所倡导的“每个决策个体的福利,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行动和策略选择,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与之相关的决策个体的行动和策略选择”这一思想。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决策主体各方相互作用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及有关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博弈论强调决策主体各方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即任何一个决策主体必须在考虑其他局中人可能的决策选择基础上来确定自己的*优行动策略。博弈论的精髓在于,其中的任何一个理性决策者必须考虑在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之上来选择自己*理想的行动方案。所谓均衡,即所有局中参与人的*优策略组合,各方博弈产生的结果是一个均衡结局,它可能不是局中各方及整体的利益*大化,但它是在已给定信息与知识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结果,因为任何一方改变策略而导致均衡的变化,都有可能使自己得到一个更差的结果。
每一个博弈,都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不同的博弈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行动,但由于相互作用,一个博弈参与者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采取的行动,也取决于其他博弈参与者所采取的行动。博弈沦与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基于系统思维基础上的理性换位思考,即在选择你的行动时还是考虑你的得益,但是你应当用他人的得益去推测他人的行动,从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博弈论其存在的*一般假设条件有二:1、人是理性的,即人人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大化自身的利益;2、人们在交往合作中有冲突、行为互相影响,且通常信息不对称。也正是这两个一般假设,博弈分析在继承传统经济学前提假定的基础上,一举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开拓了经济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视野。
一、发展中的博弈理论
(一)博弈理论的发展脉络
博弈理论(Gametheory)又称对策论,它是二十世纪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伟大的发现之一。该理论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传统经济学思维所不能解释的难题,并为现有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博弈理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孙子兵法》一书以及“田忌赛马”这一典故都蕴含着丰富的博弈思想。
在近代经济学中,对具有博弈性质的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诺(1801-1877)的“寡头垄断”或“双头垄断”模型。古诺及其后继者伯德朗(1822-1900)、艾奇渥斯(1945-1926)等人通过对“双头垄断”条件下厂商行为相互影响的分析,揭示了经济活动过程中蕴含着的博弈行为特征,为博弈论提供了*初的思想雏形。
一般认为,冯,诺伊曼(1903-1957)和摩根斯坦恩(1902-1977)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一书**系统地将博弈分析引入经济学中,奠定和形成了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博弈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但是现代博弈理论与该书关系不大。现代博弈理论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N20世纪70年代,博弈论正式成为主流经济学。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在揭示经济行为相互制约性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N-
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和海萨尼。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专家莫里斯、维克瑞。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表彰他们在柠檬市场、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等非对称信息理论研究中的开创性贡献。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做出的贡献。
博弈论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屡受青睐,源于博弈论在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和经济政策的分析中所具有的极其广泛的重要作用。
(二)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
1、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个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冲突与合作)时(或者说,在存在相互外部经济或影响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经济博弈论隐含着这样的基本假设,“决策主体追求确定的外部目标(他们是理性的),并且考虑他们自身的知识或其他决策主体行为的期望(他们推理具有策略性)”。这样,在博弈分析中,每个决策个体的福利,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行动和策略选择,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决策个体的行动和策略选择。
换言之,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研究当某一经济主体的决策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同时该经济主体的相应决策又反过来影响其他经济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2、博弈的组成要素
(1)参与人,又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实现自身
利益*大化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如厂商、政府、**);
(2)行为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如消费者效用*大化决策中的各种商品的购买量,厂商利润*大化决策中的产量、价格等;
(3)策略,又称战略,是局中人在所有给定信息集(信息集是局中人在特定时刻进行决策时所面对的信息的集合)的行动规则,他规定局中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一般情况下,策略和行动不是等同的,它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4)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即该参与人所掌握的其他参与人的、对其决策有影响的所有知识;
(5)支付又称收益,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如消费者*终所获得的效用、厂商*终所获得的利润;
(6)结果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
(7)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如在各参与人的均衡策略作用下,各参与人*终的行动或效用集合。
3、博弈的分类
博弈的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
**个角度是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从这个角度,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game)。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第二个角度是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进行分类。从这个角度,博弈可以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如果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