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创造性心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创造性心理学

  • 作者:张庆林 曹贵康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49920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236
  • 定价:¥19.6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创造性心理学》是大学生通识课程教材,旨在向大学生普及创造性发展规律的知识,提高大学生创造性自我培养与锻炼的自觉性、科学性、有效性,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奠定基础。
    《创造性心理学》首先概括叙述了创造性的本质、创造性心理学研究任务及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和历史,介绍创造性的测量技术,然后从系统观出发,分析了创造性的个体内影响因素(动力基础、知识基础、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和创造性的个体外影响因素(家庭和教育因素、文化和组织因素),*后分析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文学和艺术创作、经营管理三个实践领域的创造性表现与发展。
    全书资料详实、新颖,内容丰富,对创造性心理学各个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各章都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未来的工作实际,注重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注**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美学、科学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注重将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文章节选
    所以进行个案分析时,应该主要根据收集的自然资料探究综合的或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找出引起结果的主要原因,力求作出基本可靠的初步分析和推论。影响个体创造性的原因或因素很多,可能涉及到遗传、生理发育、家庭、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学校教育等等���个方面,因个案特点而异。进行推论时需要深入而全面地分析。
    4.坚持长期追踪研究
    个案研究本身属于一种深度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追踪调查,才能正确认识对象,了解其创造性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追踪研究,才能搜集和积累个体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展的资料,从而科学地揭示出创造性发展的规律。
    同时,由于对个体创造性发展的指导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其培养、指导措施不是短时间就能奏效的。所以,个案研究法在实施了培养和发展指导后,还要继续研究,开展追踪调查,以考察措施的实际效果。
    (二)个案研究法的优缺点
    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可以得到某种概括化理论的基础。虽然对单一个案的研究不易形成概括化的理论,但是通过对大量的或多个个案的研究,既能揭示出被研究的个案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能揭示出它们之间的许多不同点和相似之处,以至于得出近似普遍性的结论来。使用个案研究法能够增强人们对创造性研究中罕见现象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形成新的创造理论假说,以便于解决特殊问题,或总结特殊经验。此外,个案研究一般涉及较少的研究对象,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个案研究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对象数量较少,其代表性较差;(2)难以从研究中得出普遍规律和结论,其结果的适用性常令人怀疑,有待进一步检验;(3)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无法对创造性进行定量研究。
    所以个案研究法一般只能揭示对象的类型特征,用于定性的分析,其分析的方法也难以标准化,容易作出不**的主观结论。 创造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创造性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也是创造性人才的关键特征。创造性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由此决定了我们要大力推进对创造性的基础研究。
    重视创造性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对创造的追求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共同目标。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力图通过*大限度地培养、开发国民的创造潜质,将其内在的创造性外化为创造产物,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由此,有关创造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民创新素质的竞争。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已经把创新提到了****的高度。创新靠的是有高度创新素质的人才,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对个体而言,创造性有利于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对社会而言,创造性能够带来科学的新发现、产品的新发明从而导致社会的重大进步。因此,我国在科技领域提出了“知识创新工程”,在教育领域则着力实施“创新教育”。可以说,如何发挥、培养、提高国民的创造性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切要落到实处又以人们对创造性本身的深刻认识为前提。所以,加强创造性的基础研究、加深对创造性的认识已成为具体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目前国内外对创造性的研究已经取得部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创造性的神秘面纱正在被逐渐揭开。因此,有必要对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有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创造的实质,消除人们对创造性的神秘感和错误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发人们的创新素质。但是我们看到,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读物。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让大学生了解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显得必要而紧迫。
    本书的出版,既填补了此类书籍的空缺,又为大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材料。
    本书共十一章,分为四部分。**部分(**、二章),主要阐述人们对创造性的本质认识,探讨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介绍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以及创造性测量的技术。
    目录
    **章 绪论
    **节 创造性心理学概述
    一、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创造性研究的系统观
    第二节 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传记分析法
    四、计算机模拟法
    第三节 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简史
    一、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史
    二、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史
    三、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争议与展望
    研究性学习专题——创造性是什么?

    第二章 创造性的测量技术
    **节 创造性测量概述
    一、创造性测量方法的基本类型
    二、创造性测量的功能
    三、正确使用创造性测量方法
    第二节 创造性的测量工具
    一、创造性思维测量工具
    二、创造性人格与行为的测量
    三、创造性产品测量
    四、创造性环境测量
    第三节 创造性测量的缺陷和展望
    一、创造性测量存在的缺陷
    二、创造性测量的展望
    研究性学习专题——你的创造性有多高?
    附录:创造性倾向测量

    第三章 创造性的动力基础
    **节 创造性动机的主要理论派别
    一、精神动力学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任务卷入理论
    四、创造性成分构成理论
    第二节 创造性内外动机的作用
    一、创造性内在动机及其作用
    二、创造性外部动机及其作用
    第三节 创造性动机的激发
    一、创造者个人的创造性动机激发
    二、学生或部下的创造性动机培养和激发
    研究性学习专题——怎样激发创造动机?

    第四章 创造性的知识基础
    **节 知识和创造性关系的张力观
    一、张力观对知识和创造性关系的基本看法
    二、张力观的主要代表
    三、支持张力观的实证研究
    四、张力观评价
    第二节 知识和创造性关系的地基观
    一、地基观对知识和创造性关系的看法
    二、创造性发展的十年定律
    三、知识获取和技能练习对于创造性的积极作用
    四、对支持张力观的实证研究的再考证
    第三节 知识和创造性关系的质量并重观
    一、知识的高质量掌握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隐含知识
    研究性学习专题——知识与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

    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
    **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的一般过程
    二、顿悟过程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专题——怎样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六章 创造性人格特征
    **节 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
    一、艺术创造人才的人格特征
    二、科学创造人才的人格特征
    三、艺术和科学领域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异同
    四、创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特征
    第二节 创造性人格的一致性问题
    一、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致性
    二、创造性成就的一致性
    三、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关系的理论解释
    四、创造性人格研究展望
    第三节 创造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创造性学生的人格特征
    二、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研究性学习专题——富有创造性的人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

    第七章 创造性的家庭和教育因素
    **节 家庭因素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一、早期家庭教育与创造性的发展
    二、家庭特点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因素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一、教师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
    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五、学业评价
    六、课程结构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七、教育环境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创造性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
    三、设置丰富多彩的潜在课程
    四、塑造创造性人格特征
    研究性学习专题——家庭和教育因素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第八章 创造性的社会文化与组织因素
    **节 影响创造性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观念对创造性的影响
    二、语言对创造性的影响
    三、性别对创造性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创造性的组织因素
    一、组织结构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
    二、组织中的人际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
    第三节 如何在组织中提高创造性的发挥
    一、提高组织成员对创新活动的接纳度
    二、鼓励创造性的思维风格
    三、转变***的管理观念
    四、完善组织结构
    五、改善组织人际环境
    研究性学习专题——文化对创造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九章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的创造性
    **节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过程
    一、发现和提出科学新问题
    二、实验设计和实验观察
    三、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实验假设的验证
    第二节 影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因素
    一、认知因素
    二、人格因素
    三、年龄因素
    四、社会环境因素
    第三节 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培养
    一、创造意识的培养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十章 文学与艺术中的创作
    第十一章 经营管理中的创造性
    中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