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下)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在进行充分国际比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的诸多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生本位和发展本位的历史性转变。本章**分析和读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础教育��程结构的调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及其资源开发等问题。
**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人类业已走过农业(劳力)经济时代和工业(资源)经济时代,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数字化生存”和“虚拟生存”将逐步成为人们新的生存方式,社会作用对象表现为符号、数据、信息、知识等。劳动者的职责将相应地转变为运用、创造和发明新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创造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组织的系统性发展。人们学习的时间由传统的“教育阶段”延伸到“工作阶段”,乃至人的一生;学习的空间由狭隘的学校扩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至此,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工作即学习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学会学习将等同于学会生存。
知识经济社会必然是全球化的社会。全球化既是一种“浪潮”,也是一种“思潮”。“浪潮”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自然过程,“思潮”则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的文化企图和价值故意。面对“浪潮”和“思潮”的纠结,面对自然过程和文化企图的双重本质,应对全球化的基本智慧,是在事实和价值的双重纬度上寻求全球化与多元性的辩证互动。全球化教育、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现今社会,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破坏之外,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学校教育成为科学教育的王国,人文教育相对缺失,结果导致人格发展的苍白与道德教化功能的隐退,由此引发了人的价值信仰危机和道德没落。新世纪的教育也应该在尊重儿童现实存在的前提下,剥去工具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还儿童以人性的课程和教学。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担任教师教育任务的学校开设教育学,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动向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学基础》系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高校公共课教材,着重体现以下特色:一是科学性与创新性。我们尽可能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内容中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也把参编教师与学者的研究心得奉献给大家,试图从问题人手,培养学习者的研究兴趣。二是灵活性与系统性。教育学教材的编写往往容易陷入两难境地,过分考虑学科体系容易变得枯燥乏味,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序列又往往导致体系的不完整,我们在呈现基本内容的同时专门设置了一些专栏,介绍背景材料,分析教育现象。这是我们一次有益的尝试。三是专业性与综合性。要培养新时期研究型教师,应该把教育工作当做一项专业来研究,教育科学素养应当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育中的人、事的研究应当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四是应用性与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学学科的*迫切的要求,有人就曾经形象地批评教育研究“上不了天,入不了地”,似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本书力图贴近中小学教育实际,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认真地总结。
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始终关心和指导本书的编辑出版,安徽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恕不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我们视野与能力有限,本书的错误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诚恳地期待各位方家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