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界: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霜雨雪里,梁漱溟的名字又往往意味着“不合时宜”,正是这种“不合时宜”使人们或褒或贬津津乐道——由北大任教到山东大学,由访问延安到参与国共和谈,由因顶撞毛泽东而遭批判到重新成为学界的引人注目的热点。林林总总,宠宠辱辱,几乎构成了这一个世纪时事变迁的缩影。
梁漱溟生性淡泊,又仗义执言,刚正不阿,一生穿行于儒道之间,执著地宣扬东方文化。在家人面前,他是一个通达的老人;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学问的师长;在有些人的眼里,他常常是一个固执已见而又具有天资的“不合时宜”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