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创业教育,增强青年就业能力
创造有利于青年创业的社会氛围,改善青年的创业环境,建立有利于创业的机制要从青年创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许多青年是自主性创业,他们有自发的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开拓,包括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信息获取以及市场开拓等。为此,应建立创业扶持**,为创业青年提供经常性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扶持青年创业项目的启动或小企业的孵化。这不是个别创业专家团的几次服务就能解决的,需要加以制度化和常规化。对于被动型创业青年,则需要像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那样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因为他们往往创业能力相对不足。如给予税费减免、提供场地、给予社保补贴等。此外,应形成全社会扶持青年创业的氛围。���倡导工商界积极参与支持的同时,政府也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购买创业青年的产品或服务等。另外,应将小额信贷政策向广大创业青年推广,并更好地贯彻执行。
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构建青年就业扶植体系。笔者认为国外促进青年创业计划的许多做法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中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数量庞大,相比之下,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就显得十分有限,更不用说转轨期间国有企业分流出的大量富余职工,农村还有上亿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就业压力已经十分巨大。如果再加上青年的就业问题,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更加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措施促进青年创业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因为帮助具有创业潜质的青年成功创业,不仅解决他们本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让青年多参加这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可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有利于他们日后找到工作。比如应届大学毕业生所缺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一些实践方面的经验,参加创业计划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