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
晋唐时期
孙思邈
一、生平和著作
孙思邈,初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其生卒年代,据考证为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孙氏品性高雅,博学多闻,通晓经史佛老之学。《旧唐书》称其“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在当时享有盛名,且性甘淡泊,不事仕进,过着隐居生活。
孙氏致力于医学的研究,勤奋诚笃,终生未辍,正如他自己所说:“青衿之岁,高尚兹典;自首之年,未尝释卷”。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对医理的研探,他强调医者须博览群书,增加知识,提高修养,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
孙氏十分重视吸取他人的学术经验,曾说:“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反对学医浅尝辄止,沾沾自喜的不良学风,认为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孙氏这种谦虚好学、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是极为可贵的。
孙氏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虽名为方书,实乃各科兼备、理法俱全的医学巨著。根据《旧唐书》记载,孙氏的著作还有《摄生真录》《枕中素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