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总论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节 实证主义方法论
一、从孔德到涂尔干
孔德既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实证主义”观点的首倡者。孔德学说的核心在于建立一种“实证主义”的思想体系,反映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0年)、《实证主义概论》(1848年)、《实证政治学体系》(1851-1854年)等著作中。孔德的实证主义既有方法论的规定性,又是一种思想学说。作为一种方法论,实证主义对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目睹了近代科学革命的成就和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孔德以其老师圣西门的“工业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了所谓的人类进步法则,又称“三阶段法则”。他在《实证政治学体系》第四卷中提出:“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我们的每一种知识,都相继经历过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与之相应,他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和工业社会。他认为他所处的正是工业社会到来的时代,实证主义应是这种社会中的主导思想。孔德在《实证主义概论》中把“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孔德由此提出了他的“科学层次”理论。他认为,正如人类的进步是有阶段性的一样,科学知识的发展也有阶段性,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先发展起来的学科是*普遍、*简单的学科,即天文学,而后依次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后是社会学。在这个科学层次序列中,后发展起来的学科复杂性提高,但其普遍性降低。他说社会学就属于这种学科,它以其他学科为基础,而为众学科之“皇后”。
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使孔德努力在理论术语和研究方法上让社会学仿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孔德起初把他的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称做“社会物理学”,并进而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人类社会的关系或秩序问题,后者研究社会的发展或进步。在孔德时代,“物理学”所指的是对一切自然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而不是后来意义上的与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并列的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孔德的“社会物理学”有双重含义:研究社会现象的性质,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