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日本文化概论(中文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日本文化概论(中文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韩立红
  •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29167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 页数:250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日文版**版于2003年底出版后,即受到高校日语专业师生的欢迎,短短2年内重印3次,成为多所大专院校日本文化专业考研指定参考书。后作者根据读者使用情况的反馈,删改了部分章节,增添了有关现代日本文化的内容,于2006年推出珏语版第二版。
    本书中文版是应很多师生建议和实际学习需要设计、编写的,一则可为学习日语及专业考研的学生提供对照学习的便利,二则可服务于更广大的读者群,如非口语专业学生、在涉日企业或对日交流机构的从业人员,日语爱好者等,都能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条件下,通过此书深度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
    愿本书的问世,能为更多关心中日关系的读者打开文化沟通的大门!
    文章节选
    **章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与主体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与主体性
    如果将中国文化称之为自创性文化,那么,日本文化可以说是摄取性文化。摄取性的特点决定了日本文化具有开放性和主体性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东亚文明圈或“儒教”文明圈、西洋基督教文明圈、西亚中东伊斯兰教文明圈、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圈被称为四大文明圈。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儒教”便起源形成于中国。中国作为东亚传统文明的轴心,对其周边诸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华文明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当中,在东亚大陆这块土地上,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的。中华民族自主地创造了独特的传统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白形成以来,便表现出强大的主导性和自主性。几千年来,历经多次民族之间的战乱和与世界大型宗教文明或文化圈的文化要素相碰撞,但中华文明的主体和基本构成很少发生变化,一直得以自创性的持续发展。对内,在发生强大的不同文化的民族冲突时,要么以中华文明去同化它(如清朝满族文化),要么将其排除在中华文明圈外(如元朝蒙古文化)。对外,当与同水平的世界大型宗教文明或文化圈的文化要素相碰撞时也是一样。例如,佛教文化自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一时因统治者个人的嗜好,竟与“儒教”平起平坐。纵观佛教文化的发展,虽然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终还是作为“儒教”的附庸,被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目录
    序一 (日文版原序)
    序二 (日文版原序)
    序三 (中文版序)
    **章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与主体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与主体性
    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三、大化改新与隋唐文化的吸收
    四、明治维新与西洋文化的吸收
    五、战败和美国文化的吸收
    相关知识一:1朝鲜文化的吸收——2印度文化的吸收——3南蛮文化的吸收——4兰学的吸收
    第二章 稻作文化的特质
    一、稻作文化的出现
    二、集团主义的形成
    三、亲植物性
    四、纤细性
    五、勤劳性
    六、顺应自然和多神信仰
    相关知识二:1水稻栽培与相扑——2稻米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3日本的房屋——4日本人的服装生活——5日本人喜欢的植物
    第三章 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
    一、“纵式”社会结构
    二、日本的“家”制度
    三、中日“家”制度之比较
    四、日本的“家元”制度
    相关知识三:1日本企业的三大特色——2日本人的社会生活——3日本人的人际关系——4日本人的生活——5上班族的世界
    第四章 重实用的文化心理
    一、日本人的“即物主义”性格
    二、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三、对中国儒学的吸收
    四、日本的儒学
    相关知识四:1日本的新宗教——2神道与日本人的生活——3佛教与日本人的生活_4多元化的日常生活一
    第五章 日本人的“无常”观:
    一、“无常”与日本文学。
    二、“无常”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三、“无常”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四、“无常”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相关知识五:1“物之哀”——2“幽玄”与“佗”、“寂”——3“粹”叫“盒饭式审美意识”
    第六章 天皇崇拜的传统
    一、天孙降临与国体思想
    二、天皇崇拜与儒家“忠孝”思想的结合
    三、天皇成为象征
    四、日本的历史
    相关知识六:1天皇的国事行为——2**的历史——3天皇、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4年号——5“君之代”和“日之丸”——6国学——7尊王论——8日本列岛——9日本古代行政区划
    第七章 日本人的“娇宠”
    一、“娇宠”与日本人的文化心理
    二、“娇宠”与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三、“娇宠”与日本社会体制
    四、“娇宠”与日本人的病理表现
    相关知识七:1“感谢”和“谢罪”时都可使用的“对不起”——2和“娇宠”相关的词语——3失去自我——4懊悔和“娇宠”
    第八章 “耻”与“义理人情”
    一、日本人的“耻”
    二、义理人情
    相关知识八:1相克的“义理”与“人情”——_2近松作品中的“义理”“人隋”——3赤穗事件——4《菊与刀》版本中的《忠臣藏》—5现代的“义理”“人情”
    第九章 日本人关于“道”的思想
    一、武士道
    二、茶道
    三、花道
    四、书道
    第十章 现代日本文化知识
    一、诺贝尔奖获得者
    二、报纸和电视
    三、杂志和书籍
    四、漫画和动画片
    五、音乐家和美术家
    第十一章 外国人笔下的日本论名著
    一、戴季陶的《日本论》
    二、周作人的“日本管窥”
    三、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四、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
    五、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
    日本文化史年表
    人名索引
    书名·文献名索引
    编辑推荐语
    本书由多年从事日本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年轻学者编著,供我国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从日本的精神文化入手,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日本文化的特质,而且以点带面论及日本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技术、科学等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同时该著作对有关“日本文化论”以及“日本人伦”的日本学者及外国学者的重要学术观点也进行了分析评述。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以日语写作的点面有机结合的《日本文化概论》教材,因此本书的出版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