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之道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
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是温暖的,那么它的朴素和温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也就是说,《论语》告诉我们修养身心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很多日常的问答。有**,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也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我们的长辈—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的平辈—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我们的晚辈—自己的儿女。
孔子先不去谈我要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这个人是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
在这里面,摆在**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
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顺这��事上,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做“论心不论迹”。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对老人的这种安顿,也许我们可以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心安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吗?
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这里孔子又是一个反问句:“曾是以为孝乎?”你竟然认为这是“孝”吗?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又说了一种现象,他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谓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长辈有吃有喝。但是,这样做竟然可以算“孝”吗?
子游问孝,子夏问孝,老师都铺陈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是“孝”的行迹:去好好地做事,养着父母,有什么好吃好喝让父母先吃先喝,有什么劳顿自己可以先担当,这些事情大家都认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反问一句,这些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这些真是孝吗?
孔子的反问令人深思。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
今天是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儿女们总是太忙太忙了。
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得到安顿,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
今天我们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种本能。我们反过来说一个命题,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没有,因为那是近乎本能。
这个世界上,生物之爱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残酷:所有的爱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对父母来说,儿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父母怎么尽心都不为过。
我们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了病,这父母守在手术室外面,说把我的肝脏移植给他吧,把我的肾脏移植给他吧。我想,如果能移植心脏,那可能十个妈妈里面有九个愿意。
但是,我们去找找儿女为父母做过什么的故事,可能远远不如父母对儿女做的多。
怎么理解我们做到的孝,让我们从孔子的这两个反问句开始:我能养活父母了,是孝吗?我凡事抢着做,让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吗?那我们先来看看,父母对孩子这一生又意味着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他特别喜欢这棵树。这是一棵大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
这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
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的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要交学费呢。
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
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啊?我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
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
这孩子说,我现在成长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
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
他回到这棵树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
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
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老树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一种成长,在父母身边长大,走向社会。但为什么人到*后才会归来呢?这就是平时经常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们回到树根边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太多的遗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们已经错过去了。然而,父母跟我们很少计较。
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很残酷,但儿女的一生,不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了那么多的东西吗?父母付出的是他们生命中*宝贵的爱。
为什么孝敬是一种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个个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样是血缘,为什么下行的爱如此自觉,如此浓烈,而上行的爱有时候却显得牵强呢?
我很喜欢《论语》里面孔子用的那两个反问句。做到这些真的就叫孝吗?这样一问,让我们警醒。
孔子是个宽和的人,他不是特别地要求所有人都必须怎么做,包括他*看重的那些礼仪。有一次,宰我跟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刚好是一年的时间;钻燧取火的木头四季都用不同的材料,一年也就轮过一遍。那为什么我们的丧期非得三年,而不是一年呢?”
孔子就问他:“如果你服丧才一年,你就吃精米白面,你就穿绫罗锦缎,你自己觉得心安吗?”
宰我说:“我心安啊,没什么不安。”孔子就告诉他:“女(汝)安,则为之!”(《论语·阳货》)如果你自己觉得心安的话,你就可以这么做,没有什么,不必特别地刻意。
宰我走了,他出去以后老师就很感慨。孔子说:“宰我还是做不到仁啊!一个孩子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替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的通例啊。难道宰我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一个小孩子出生以后,父母们都手里怀里抱着,呵护之至,抱到三岁,有的父母还很惆怅,说孩子要长大了,以后我就抱不着他了。很少有父母说抱到孩子一周岁就烦了,说我抱你什么时候到头,我还要抱你两年,太烦了吧。但是,孩子长大以后,为父母守丧守到一年就有人觉得挺烦了。
孔子对宰我的言行没有横加干涉,他只是推测宰我幼年的经历可能不**。我们看到,在孔子那里,三年之丧与三年之爱是相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是爱护,子女对父母是孝敬。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也没有一种孤立的标准。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测他人。作为子女,如果我们能够换位去想,那么与其等到父母身后,我们去尽一年之孝或者三年之孝,还不如趁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再多做一分一毫。
只要父母在**,孩子就不会不挂在他们的心里。但是,孩子经常跟父母说的话是什么呢?就是:“妈,我*近不回来看你,实在是太忙了。”
忙,有时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时候忙是可以取舍的,取重而舍次。什么是重?人们往往觉得事业是重的,朋友的快乐是重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们老是能听见父母说一句话,说:“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一定着急回家来,打个电话就行了,让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而孩子们呢,往往就把这个话当成是真的,就真会觉得父母只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了。
在孩子这一生的成长中,尤其是长大以后,有时跟父母会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从小就有逆反心,父母孩子之间有代沟。
还有,并不是天下父母做事都正确。那么,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孩子真跟他们有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上述情况,孔子有这样的建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这叫做“几谏”,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几”就是轻微、婉转的意思。
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我们怎么样用一种*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得通,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准则,就是你跟同事要怎么说话,你跟朋友要怎么说话,但几乎没有一本社交宝典上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大家都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说话还需要讲究方式吗?
孩子们老说,我在外面受了气,回家跟我妈说说怎么不行?跟我妈还不能发发脾气吗?跟我妈还不能撒撒怨气吗?但是,千万要注意,往往就是*亲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有时候还会因此而受伤。
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亲的人是*伤不得的,你跟他们有什么意见相左,在说话的时候*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话能不能好好说呢?
孩子说了,有的父母会听,有的父母没听,还在坚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见志不从”。没听你的怎么办?“又敬不违”,做孩子的还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顶撞他们。
你心中可能对这事继续担忧,但不能生出怨恨,这就叫“劳而不怨”。
这些就是儿女辈跟父母发生意见相左的时候圣人所提供的一种建议。
孔子从来不要求人们必须怎么做。宰我不愿意守三年丧,孔子说一年你心安则为之,也没什么。他更不会要求我们两千五百多年以后的人,你必须怎么做。他只是提这么一个建议,但是这个建议对很多儿女来讲,意味深长。
什么叫做“又敬不违”?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孝顺”,孝顺孝顺,顺者为孝。很多时候,我们的孝心就在于不违背。当然,也有些儿女跟父母的冲突属于大是大非。但是,如果现在做个统计,父母、儿女之间所产生的冲突,究竟有多少是大是大非,关乎道德,关乎家国大义?这种事情毕竟很少。
绝大多数的冲突,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都是鸡毛蒜皮,却弄得父母心里头不高兴,儿女心里头往往也委屈,因为两代人可能动机都是好的,但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我们做儿女的,很容易跟父母形成的冲突就是发生在生活习惯上。我们愿意让他们生活好,比如经常指着老妈说,你看你攒的这瓶瓶罐罐,你这剩菜剩饭都舍不得倒,你去买的全都是处理的菜和水果,咱们家生活还不至于这样呀!现在日子过好了,你还是过去的习惯,你就不能把日子过好一点吗?你不能改掉吗?这种话我们几乎都会说。
我们有时候也会指着老爸说,现在我带你去吃西餐,我带你外边去下馆子,你老舍不得吃,还老说吃不饱,非要回家来蹲在墙角吃你那碗面条,这都是你原来在农村时候的生活习惯,你就不能改掉,好适应现在的生活吗?
听着这些数落老人的话,能说儿女不孝吗?其实,这些都发自我们的内心。但是,孔子说了一句话,叫“又敬不违”,难道我们不能顺着点父母吗?
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带着历史的烙印,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的习惯铸就的。如果没有老太太攒瓶瓶罐罐那段岁月,也许就没有儿女今天的生活;没有老爸蹲在墙角吃面条的那种节俭,也许你就不会从那个村庄走出来,就没有今天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