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海洋科学导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海洋科学导论

  • 作者:冯士筰 李凤岐 李少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072679
  • 出版日期:1999年06月01日
  • 页数:503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被列入九五**级**教材,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共分十二章,即绪论、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洋环流,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潮汐,海洋与大气,海洋生物,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卫星海洋遥感、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新增了三章,即海洋与大气、卫星海洋遥感和中国海的区域海洋学;其他各传统分支学科的内容也有较多的更新。关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虽未单独成章,但在有关章节中均有意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海洋科学类本科学生及相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教材,亦可作为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对从事相近专业的科技人员或有关行业的管理人员,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文章节选
    **章 绪论
    §1.1 地球科学
    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科学体系,为此,先对地球科学体系作一简略介绍。
    1.1.1 地球科学体系
    在苍茫的宇宙之中,迄今只发现地球上有人类繁衍生息,这不能不说是地球的独特与幸运。地��科学就是以人类之家一一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从不同角度对地球内外不同圈层和范围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各个学科,则是地球科学体系的分支和组成部分。由于地球科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深入研究其某一部分的学科便不断形成、发展,有的则逐渐分化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基于地球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特别是不同学科或方法的互相借鉴、交叉与渗透,遂不断形成一些新的交叉或边缘学科。这样一来,地球科学便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及相关学科,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目前占优势的观点认为,地球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而环境科学和测绘学也与地球科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地理学
    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所谓地球表面,通常是指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又称智能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广义的地球表面,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岩层底部,厚度可达30~35 km。狭义的地球表面,则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 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由于这一深度在陆地不超过地下30 m,在海洋不超过水下200 m,所以狭义的地球表面的厚度,一般不超过200~300 rn,但这却正是生物和人类活动*为集中也*为活跃的场所。
    ……
    目录
    **章 绪论
    1.1 地球科学
    1.2 海洋这发展史
    1.3 中国的海洋科学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2.1 地球的基础知识
    2.2 海与洋
    2.3 海底的地貌形态
    2.4 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
    2.5 海洋沉积
    2.6 海底矿物资源
    2.7 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3.1 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
    3.2 海冰
    3.3 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3.4 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第四章 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4.1 海水的化学组成
    4.2 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
    4.3 海气界面的气体变换
    4.4 海水的中的营养元素
    4.5 海洋的化学资源
    第五章 海洋环流
    5.1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5.2 海流运动方程
    5.3 地转流
    5.4 风海流
    5.5 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6.1 概述
    6.2 小振幅重力波
    6.3 有限振幅波动
    6.4 海洋内波
    6.5 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
    6.6 风浪和涌浪
    第七章 潮汐
    7.1 潮汐现象
    7.2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7.3 引潮力
    7.4 平衡潮
    7.5 潮汐动力理论
    7.6 风暴潮
    第八章 大气与海洋
    8.1 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
    8.2 海洋上的天气系统
    8.3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第九章 海洋生物
    9.1 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
    9.2 海洋生物多样性
    9.3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及生物地理学
    9.4 海洋生态系统
    9.5 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学过程
    9.6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十章 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
    10.1 海洋声学概说
    10.2 声波的基本理论
    10.3 海洋的声学特性
    10.4 浅海中声传播理论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声场特征
    10.5 海洋原环境噪声
    10.6 海洋声学方法遥测和反演海洋参数
    10.7 海洋的光学性质
    10.8 海洋中的辐射传递理论
    10.9 水中能见度
    10.10 海洋激光雷达及其应用
    10.11 水下电视
    第十一章 卫星海洋遥感
    第十二章 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